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電影:阿凡達(Avatar)觀後

一直以來自己對科幻片總是興致缺缺,除了勾不起想像的興趣外,總覺得科幻片離現實生活太遠了,看了也不會有多大的感受,例如之前滿熱門的《變形金剛》系列的電影,雖然不是科幻片,但就是沒有熱情去觀看。
想看阿凡達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它跟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全球貿易體系等全球化的議題有關, 在收看之前已經聽了朋友說了滿多,自己想說好吧─就看看。畢竟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電影,只要劇本有內容,其實還滿值得看的,例如《駭客任務I》在念完傅柯的理論後,看駭客任務更是過癮。
昨天看完後其實感覺不大,整體好看,有內容,有震撼力,有故事可說,但就得不出甚麼多大的心得。下午邊喝咖啡時稍微整理一下自己觀後的感想,但總覺得搞得有點像學術心得。另一點是好久以前有接觸電影的朋友跟我透露關於電影人(導演或編劇)對於影評的感受:「影評講的很簡單,很容易,很會詮釋,可以帶出很多故事,分析一堆場景的緣由,講的漂漂亮亮的;但殊不知可能某個畫面只是劇組人員忘記關燈,或是電影經費不夠,所以就順水推舟的繼續拍下去,訂了搞,成了商品。」相較起影評人講的轟轟烈烈的,卻常會看到導演撘不上腔或總覺得對不上嘴;我想實際上搞政治的演員跟分析政治的觀眾在感受上的出路也同理可證。

但為何我又想打這篇網誌,大概是看到某位網路作家的大作〈詐騙新手法?看阿凡達和黑暗天使〉後,心理有些感觸,就分享一下吧。
這位作家分析的沒錯,阿凡達的劇情有點像是美國拓荒時期的翻版,有商人、傭兵、探險者、原住民等元素,但讓作者匪夷所思或覺得這不該是部好片的原因是「這頂多是某拓荒時期的科幻版而已」或認為說有些元素跟場景在其它電影也曾經出現雷同的劇情,像是外星人祈禱,用頭髮跟樹溝通,等等。
但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掃描下午的手稿,我有另一種感受,本片最大的價值就是用科幻的方式呈獻未來,或下一個時代如果人類有機會橫跨太空,發現新地球,找到新的居住地,拓荒、開墾新大陸時所會面對到的「不確定狀態」;無論是花花草草,地上爬的、天上飛的,某些自然力量所呈現出來的樣態不是我們現在「地球人」可以去判斷或決定的,例如樹的顏色不在一樣,夜晚的景緻不同,會發光的樹,會自動縮起來的花,納美人對於生物的態度(死前要為他祈禱)等,導演或編劇提供了我們不同的想像空間,起碼告訴了我們無論是電影中的商人、傭兵、科學家或是主角傑克,你得控制一件事物之前你得試著去了解、感受,去認識,紀錄下來你才能夠想像進一步要做些什麼。這仍可以談到關於殖民知識的範疇:包括如何適應環境、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識/工具來減少不確定感帶來得焦慮。
但影片中的結果可以得知,大自然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是無法計算的。你可以說這誇張,但這部電影內提供了一個事實:「人別在自己為是世界的中心,也該學學如何面對生態的問題。」我想納美人用頭髮跟任何的生物接觸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相對於我們,他們對於自然或自己的環境是更貼近的,像是有名的西雅圖酋長的演說酋長對於自然跟環境的態度,他所遇到的一切是自然,神聖的,我們從來沒想過水或空氣可以買賣的問題,因為我們只是這自然的一份子,這塊地有祖先的身影,是珍貴而不可分離的。所以當納美人的大樹被摧毀時,在她們的心中是如此大的噩夢,家沒了,過去的秩序被破壞,又得去適應新的生活。
還好最後它們成功的保衛了自己的家園,人類被驅足出去。但未來會如何?我想本片就能提供我們對於自己環境,如何對待他人能夠有進一步的想像吧。



後記:法國的法蘭西學院,著名的右派學者Raymond Aron曾在《入戲的觀眾》訪談錄中提到「實際上的政治是毫無理性的,無論是群眾運動或是為達到目的的政治活動、運動,因情勢所逼,所以它得必須玩弄人的熱情,所以政治活動是件不純潔的事情;可是分析政治不一樣,需要理性,需要有邏輯,需要思考、判斷,所以阿弘自稱:『我寧願分析政治,也不要從事政治活動。』」或許從這思考點又可以反思要如何本人在上述提到關於實際電影從業人員和影評的爭論。

溫州街:買書,喝咖啡

正當我想破頭也想不到要選擇哪間咖啡廳當作未來念書的另一個場所時,拜某位學長的網誌所賜,想說就過去看看,順便去附近的書攤逛逛。
今天的行程是這樣,先去買些年貨,接著在到研究室領取紅酒(拜阿香姐所賜)後,就立即驅車前往台大公館一帶。大概是快過年的關係,或是長期待在外雙溪的緣故,平日我也很少往別的地方跑,頂多每周一日到南港打工外,今天台北的街道給我的感受是格外的不親近,很塞,一堆道路都在施工,騎到溫州公園停完車後,拿起手帕擦拭臉頰才發現臉幾乎全黑。
我第一站先逛山外書店,本來還打算逛逛南天還有唐山書局,但大概是逛山外逛的太起勁,又深怕自己拜物教購書慾望不大能控制得結果,我逛完山外就直接到咖啡廳去休息了。今天逛完有種感受,大概是之前習慣逛問津堂,在參考網路上的意見後的確感覺,山外對於念文史哲的我比較親近,去年寒假同時間第一次逛簡體書館時還沒有這種感受,今天一逛─格外受益。在刻意抑制自己的野心後,我只買了四本,每次逛到好的書店股想要住在裡面或乾脆自己開間書店的感覺;這次也不例外,本來還有繼續選購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中英對照本,以及一些人類學、思想家、或史學得書籍,但想想今天就先這樣吧....

大概是自己念書的書齡還不夠長,算算不到兩年,所以對公館這帶,其實對於書店或文化圈我仍不是很熟悉,沒想到今天溫州街的小巷弄一逛,還真讓我愛上了它。感覺很好,吃的東西多,咖啡廳多,步調樸實,又有一點陌生的新鮮感,加上人潮其實也不少,讓喜歡觀察人事物的自己,對這陌生,但又有些熟悉的環境大大加分。
到了學長推薦的這間咖啡店後,的確是我喜歡的風格,木頭地板,廁所乾淨,椅子其實滿適合我的(我喜歡坐起來比較高的椅子),音樂簡單,環境安靜,整體感乾淨,是適合看看書,想想事情,寫寫東西的好地方。


我點了杯熱拿鐵,還有墨西哥雞肉卷。


以下是今天買的幾本書,有兩本原本就想看了,但礙於時間的因素一直沒借或是買來看,買了四本書,總價$576元。






後記:今天沒待很久,大概是奔波了一天有點累了,回家時背包裝了幾本書外,還塞了兩瓶法國紅酒。公館離我家還算進,騎車大約15分鐘,溫州公園附近車還算好停,希望以後自己可以常出現在這邊,順便....隱匿的跟學長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