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停頓的政治學界?

有時候我覺得學術最不該講原則的原則在於至少近5年來國內很少在看到有政治領域的學者出專書來探討政治與思考治理問題的研究。相對的社會學界仍如火如荼地在強調它們思考的問題一切源自於「本土」,而且大量的國內研究專書的流通,書評,甚至用在大學或研究所的教學討論上。

所以,不該強調原則的原因在於學界越來越少機會給學者思考關於政治的問題是什麼,或給大家有不同思考點去想像非西方社會在思考政治問題的原根契機。儘管學院的專書還是很多,但多半是結稿成冊的論文集,而且我們越來越少見到學者願意用不同方式去想像政治問題,思考政治現象,去懷疑或投入另一種好奇感去研究政治,不管是思想、比政、國關、公行也好。而學科越來越侷限在藉由國外的文獻回顧去探討一個政治現象,可是這卻給了我們話語權上很大的限制,限制在不斷得引進新的理論,去藉由別人如何看這問題,在思考要如何給予我們指正,這便侷限了我們可以用自身的觀點去做些研究視野上的突破。

而在這方法無法變通的狀況下,看到10年前的老學者,他們思考政治與寫作的企圖心在整個視野上抱負要強的許多。在整體的論述上,也比較reader frendly.也至少你看得出來他的寫作實際上也是在解決問題,所以在他們的字裡行間看得出來他們的焦慮,字字句句也不斷地在說服讀者,政治是這樣,他的途徑會提供你不同認識層次的突破,但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任務跟限制,是好是壞,讀者在自己評斷。但10年了,還有哪個老師敢推薦自己學界寫的「專書」並認為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不同的關懷跟研究發現的?

給你一個微笑,一個都市新/心生活


許多小市民平日生活在忙碌的生活中,回到住處的時間動輒超過晚上十點過後。隨著都市化的發展,市民的工作往返不再只是來往與城中地區,整個大台北成為新的都會網絡。新式的大樓建設與社區住宅漸漸取代了傳統的公寓住宅,新型的園區設計更留下許多夜晚的空白,台北在夜裡又呈現另一種水泥鋼板的寂寞。

我們除了在自己熟悉的夜市與市場周圍還看得到絡繹不絕的夜市人生,但陳映真小說裡的〈麵攤〉之景,在都市人的角落似乎越來越少見,柑仔店漸漸被複合式的連鎖超商取代,我們在也看不到或很少遇到言熱又寧靜的午後,或是幽幽靜謐的夜晚,阿公拿著扇子坐在店門口跟你打招呼,呼喊你趕緊回家做功課。

都會人生提著疲倦,趕著朝九晚五,扛著家裡的責任去超商買罐牛奶,因為方便,去便利超商的理由越來越多,超市人生像是個「驛站」吸引著各方人馬,因為各種不同的生活需求,藉由一些仲介人士完成我們生活所需。

其實超商也不一定血汗,也不一定是沒有感情的機器,還能提供都市人在忙碌過程中一點“潤滑”的作用,越來越多超商與高中職院簽約健教合作,讓高中職生可以在畢業前提前進入職場,接觸人群,被分配來的小朋友對於我們像是一個外來客,初生的學子不見得經驗老道,但戰戰兢兢的敬業態度讓新型的都會生活多了份溫暖的窩心。

我漸漸發現“微笑”成為血汗超商的另一個調劑作用,做為“準”社區型的連鎖超市,在都會的角落其實越來越多,每間店同個時段固定會有2~3位服務人員,日子久了,每天大概哪個時段會有哪些客人上門,哪些客人有哪些需求,麵包要加熱,抽什麼牌子的菸,需要哪些服務,怎樣稱呼客人的名子,一句:「下班拉?辛苦了!您的熱可可好了。」瞧!多窩心阿。

如果人類的喜怒哀樂都是一種影響生理情緒,牽動心思枷鎖的自然條件,那相對於憤怒、哀愁、揮拳動武或面無表情的態度,我想微笑是最善意的交往態度,而且微笑在不輕浮的表現上,也是讓大多數人覺得莫名其妙,卻又不能不去接受的親和態度。

微笑相對於嚴肅或是不威而怒,儘管在笑容背後還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至少這標示著一種跨時代,又是大家可以接受的觀念語言,也是在忙碌的生活背後,支撐人際冷暖的加溫計。


圖片來源:

I am an artist.
http://www.flickr.com/photos/i_am_a_artist/2996105216/in/faves-96934659@N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