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不同工作環境的變化,中午外食的我相當喜歡走訪到公司附近的巷弄尋找一些,很在地,自然,日常的畫面。
幾年前到日本,最有趣的畫面通常都是旅客從都會區搭乘火車到郊區後移動到景區前的都市巷弄的造訪。隨著民眾自住行跟消費升級的習慣日趨改變,這種侵入式當地混居的現象越來越多元,好比要前往銀閣寺前自然會闖入到哲學之道附近的住家;又好比居住在象山附近的我,也自然而然需要習慣周末來自各方的遊客。
當地人善待本身的居住環境,遊客從遊樂式的侵犯雙方轉變為互相保持公共空間與社會雜居的相容性成為雙方留下都市印記相當好的方式。
今天外出吃飯,從都會大廈走到巷弄時特別看到了兩個妹妹的便當小攤車,可惜的是我心已有嚮往,不然真好奇她們賣的是什麼便當,當我繼續往前走的時候,已經不少人圍觀到她們擺放在民宅綠地,住宅鐵窗前的地攤經濟。
過去幾年時常接待海外客戶,大多人會這樣形容台北:招牌很醜、動線很亂、美感不足、老房子多,不像是新的城市。我猶記唐諾曾經形容這樣的台北:「台北回過頭來看,在奇特的歷史夾縫中,已成為一種歷史名城的型態,她很早就走過她的高峰點,而現在則是一種折返,是有種在漸漸熄滅的感覺,有點虛無,有點緩慢,有點人煙稀少,但這樣的輓歌卻是我特別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