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不那麼擔憂電視的錢永祥】


我是前年才認識到唐諾的文字。《世間的名子》選擇幾個詞彙,用長篇散文的形式深刻鋪張,起初不是很懂,散文怎麼可以寫的這樣長,但正如唐諾所言「細節可以無休無止一直衍生下去,每一棟房子、每一家店、每一個人、每一棵樹、每一分線條和氣味,記憶就算抵達了盡頭,人也還有各種你投諸的情感攜著你向想像飛去......

學長曾說過,錢老師有時候會拿著Max Weber的著作:「現在還有誰會看這本書?」

唐諾的借題發揮,緣起一次聚會中錢老師的提問:「當前台灣民主自由的最大困境是什麼?」唐諾認真的回答:「電視。」只見錢老師笑了笑,才漸漸明白,在過於喧囂的現代社會中如何保持自身與世界的一致遠比擔憂外在的誘因來得實際,所以,話應該倒過來談,在這時代我們已經被太多事物包圍,資訊龐雜,有時候已經不是我們為何不追隨流行,而是這些事物自然而然地會追隨你,有如沒有根源的病菌散播,所以,只要打開電視就是談話節目,綜藝化的新聞台,所以基本上已經不是擔憂電視為何會出現這個問題,而是「你能不能選擇不看電視」


現代社會世俗化如此根深蒂固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在太陽昇起的每個時代屢見不鮮,唐諾的論述最後探究到語言與文字對社會的意義,好比談話性節目絕對不會找錢老師,因為他們在錢老師身上也找不到他們想要綜藝化的答案,唐諾如此道述:「如果你無法找錢永祥談密爾、霍布士,馬克思,柏林,也不問他關於近代的歷史,殷海光等,那你找老錢幹什麼?或乾脆說,老錢和其他人有什麼不同?如果從表面我們看到的只是個溫文、頭髮少了些且動輒遲鈍沉吟的長者而已;但此人如此特別,正如他擁有這一大個睿智豐饒的世界,一個唯有通過文字記述、反省、討論、探索和發現才得以獲取、才沉厚堆疊起來的世界。這樣的老錢,就算給他談話性節目的三分鐘,他也會努力地去想這時間內他該講些什麼,雖然時間可能耗在刪除和選擇上。」

如此一來,「不那麼擔憂電視的錢永祥」成為唐諾作為現代性危機反思的楔子,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唐諾「老錢必定看得到,歷史這條未來大河,上頭飄滿著托克維爾、馬克思、小密爾等一堆老錢熟悉的屍體。」



照片:唐諾,2013《盡頭》

 

【一些不變的事─七:當世界只剩你一人】


服役期間曾短暫擔任靶場管理員,這對勤務吃重的營部而言,算是個爽缺。較麻煩的是靶場離營區有段路程,而且是山路,運氣如果不錯還有學長或長官開車順路載你上山,一路爬山上的感覺有些陌生,畢竟你心中會預設路上遇不到任何人,,路程約30分鐘,繞過蜿蜒小路,直到草叢越來越多,看到陽光的時候靶場也差不多到了。

靶場位於台地之處,附近也有些山壁等自然屏障,手機訊號微弱,基本上我是在那幾個月的日子才體會到「當世界只剩你」的感受,唯一一次一早上山遇到一個老人帶了一堆狗,但老人跟我微笑後就在我畫面中跟著一群狗慢慢消失...

我是個膽小的人,所以每次打開靶場控制室後,我通常會等訓練的單位上山佈置同時才開始我的工作,開水塔(雖然時常缺水),打開廁所鐵門,爬上控制室屋頂升旗,過程相當害怕碰到爬蟲類生物...

維護靶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你得扛著12座同比例人形標靶走到175處,翻身下壕溝,工具就是一根萬用水管或交通指揮棒,如果靶機使用過程遇到故障,通常就得眼睜睜的在幾百人的部隊前面看著一個胖子手握一根水管跑向175公尺,然後翻身,將標靶鎖緊,一次跟長官測試過程忘記通知指揮官我們仍在175公尺的土牆上等候,結果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幾座標靶在面前隨著槍聲被步槍穿破...

當世界只剩你一人

記憶深刻的一次,長官送我上山時,車上播放蕭煌奇的《末班車》待在部隊太久,離現實社會完全脫離,車子緩緩開上山的過程,好像這世界即將離你遠去...

等待部隊時刻,我通常會拿一張板凳到射擊預備區,那邊空曠,有時候發呆,有時候躺著睡覺,看小說。因為待命時間相當長,一個時段就會耗盡半天時間,所以有時候中午下山時,執行官可能還會忘了你這個人的存在。而每次下午課程結束後也快黃昏時刻,如果沒有人載你下山,我通常會跟著部隊的器材班慢慢步行,有時候搶時間會走野外小路,但通常下山的速度都會加快,直到聽到部隊的廣播,心中才稍微踏實的繼續往下山的路邁進。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名為世俗的現代】《博覽會的政治學》閱後


(1867 巴黎萬國博覽會 各族神祇)


閱讀吉見俊哉《博覽會的政治學》過程,對現代性與Foucault有更進一步的體會,有關世俗化,已無法完全追究在一元價值的崩解,Foucault認為17世紀後歐洲社會背景知識型態出現了根本的變化。16世紀末的歐洲,建構世界的方式基本上是以事物的類似性進行分類,事物的演變靠自然循環而成,倚賴相互鄰近性,所以,對事物的命名基本上都得建立在語言、傳說、記憶、符號,但也因為如此,語言就必須固定在一個已知的相應名稱,而沒有任意性。因此,要記錄一個生物,除了要記錄其樣態,還得有辦法記述它的傳說與寓言。這樣類似性引力侷限過去時代認識新的事物的視野,人們需要藉由事物背後的起源性才能夠將想像力喚起,無縫接軌。可想而知,古人見到新事物的好奇心會大到整個世界都完全顛覆,而對現代人而言大多事情也都見怪不怪。

17世紀後的知識型態轉變,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編織世界的方式,知識不再是類似性的按理構成,事物可以觀察,分門別類,亦即,「人可以在所處的世界中看見自身的認識論變化。」如此一來,世界的秩序可見為斷裂、模糊、多重、差異的構成。所以,我們觀察人、動物的姿態就不單只是被視為過去傳統與過去的再現,我們的好奇心更可以滲透,研究這些生物構成的個別元素,Foucault認為,這種新知識的展現不僅是知識欲望的擴大,讓我們可以透過差異,去面對它,並將它共同結合。

這樣來看,知識型態從封閉展開,宗教、藝術、醫學、文化,才可以大膽又精細的將事物分類、排比,並將所有的存在物一個一個可見的解放出來。所以Foucault才提到規訓是從表格製作開始將雜亂的變為有序,將圖書分類、動植物分類檢索、分析犯罪......因而,這套技術也有辦法將商品與貨幣的流通做規制,調整,建立經濟制度......這套機制的建立讓老闆可以對部屬查勤、將病患分離、讓犯罪明顯化並有效矯正,這些恆常性的控制與調和成就了現代社會換句話說,這些新的技術具有開創性的生產並達到想要的效果。所以,現代社會才會越來越多新的設施、 學校、醫院、結合過去家庭分工,產生了更新的社會化作用。新秩序分配、分析與規則的緊密結合成為新的手段。同時,它也具有開創的作用,人們可以透過新的媒介、視野去擴大事物的想像...沉溺...而異化...

這樣的演變不是一夕之間而成,Foucault認為權力的力量就在其背後難以覺察,且被視為內在約定成俗的規矩,及其社會內部本身,「社會世界的編織方法產生了變化。」這樣的條件才會讓一元世界解體,價值體系分裂,而啟動新媒介的人們也共同捲入社會的變動(進步)過程,發揮到未有的極致。但權力就是這樣,容易將流動的人掩沒在自身的理性膨脹的世界.....而所謂的現代,無非就是人自身推動的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等面向複雜交織而成的「再編」。

但這樣的「現代」也是當下的人最說不清也難以理解的。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阿年,妳好嗎?】



我可以很習慣的徒步回家,這樣少了些騎車通勤的疲憊,而且轉眼間才發現步行可以閒晃,取代騎乘時下意識的虛脫前進。

五專時第一個喜歡的女生叫阿年,那時的選擇很奇怪,兩班人數男女比例失衡,女8、男2,所以大多人在開學後兩周內就鎖定心儀對象。而我單單就先喜歡著阿年。

毫無意外,阿年比我大個幾歲,雙眼炯炯有神,但不大像是會讓你聯想出可以說許多故事的女生。阿年是背負著沉重家計卻又可以很務實的保持微笑的女孩。所以,起初想跟她談戀愛也就是非常純真的行為。第一次約會就在校舍餐廳,嚴格來說不算約會,在場總共4人,或只是3個人陪我用餐。聊甚麼真的也忘了,結帳時還得用校方規定的餐卷付費。想一想還真奇怪的制度。

一個學期後,阿年準備休學,如同起初的印象。她非得回去台北不可。最後的一個晚上,我跟一位被同學叫做粉紅豬的同學在河堤抽菸。「我們來到全台灣腹地最大的專校,這世界還有甚麼我們無法突破的?」粉紅同學不意外的世故,說了許多勉勵我的話,只是這學期過後,他2/3被迫退學。

離別的早晨,大夥還準備幫她送行,那個早上,我洗了澡,換了16歲自認為最帥氣青春的Young Guns衣服。在最後的時刻,跟同學借了公路車,一路從宿舍其到學校大門口,路上揚起宇多田的歌聲催促著我膝下的踏板。那個時候的校園,全花蓮,整個世界好像因為我而轉動。我見了她最後一面,校門口,同學們依依告別後,我手中只寫了一張曾經寫給國中女同學的詩,改了幾個字抄上去就給她。

「我們來個擁抱吧。」沒有想到結局跟將近13年後的今天很像,我依然是個情感的被動者,但那個擁抱,非常暖和。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The Talented Miss】

她的手仿佛已經老去;年輕的她,青春的她,卻從不青澀。
多年前仿佛如詩如故;繽紛如此,暗香如故,卻儼然逝去。
最終我彷彿體會回眸;現實這樣,虛實之間,那一刻心痛。

【女人不微笑】


其實我甚至不知道A小姐對我的微笑是真切的還是逢場的世故迎合,因為她對任何人都是如此。但偶爾她會低著頭,也有時她會閉目養神,不發一語,眼角的微皺,她依然對著人笑著。很久以後遇見她,在公園裡,在長凳上,她像是很小很小,將手輕鬆的靠在長凳折角,身體向前傾,雙腳交叉晃動,這次,她的笑只剩嘴角,眼神寫上很愛很愛那男人,也可以很低很低的讓那一刻時間靜止。後來,在她的車上,心急的因為睡過頭又怕趕不上男朋友的出國深造而急忙過頭的化妝,這時才發現,原來,她始終很努力的裝扮著自己,原來,她的妝點是為了她的微笑而存在。但沒想到送走心愛的男人後才發現這段愛情不是永遠。但再次看到A小姐,她還是對著我們笑著。但我們都知道,這笑容裡多著是她的憂鬱。

Photo: Automat - Edward Hopper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情感中無智者】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關於愛情是什麼?

前幾天在書上看到,西方直到十二世紀的文學著作才真正可以窺探屬於兩人精神層面的愛情故事。可歌可泣的相戀情結,命運的捉弄,被迫分開的愛情際遇,愛慕、嫉妒、遁入愛河的情感悲劇。

比對過去純粹的理想型男女情感表述,至此以後情慾與社會之間的矛盾產生在愛情之間的糾葛,浪漫主義式的個人色彩,愛情一直以來都是反理性主義的最佳原型,反宗教、反父權、反物質、反絕對性的顛覆社會。因此,愛情可為盲目,衝動,甚至遁逃,價值上的沉溺也一於它的深層意義,而此變質、惡化,甚至歸咎於心靈的敗壞...腐化......

對於愛情的絕對精神來說,它也具崇高性,傾慕、盲從到絕對的愛戀,從心裡分析的觀點來看也直指對奇魅的莫名崇拜,法西斯......。但從更深的層面來說,「情感又使人依循本姓而真實表露。也因此阻隔了在此本性世界之外其餘世界(如文明世界)的顯露。」因此,關於愛情是什麼的提問在七夕與情人共度之際值得省思阿。

Photo @ Gustav_Klimt-kiss


寫在2013/8/13

【飄散了】


《一代宗師》的宮二末尾重申自己已忘了「六十四手」,自此以後,好像人生最光輝的時光,就這樣回不去了。這一說是喜,也是悲;往後可以拋開枷鎖淡如常民,不再受信念而苦,悲則志業往往是歡喜交合之作,宮二如果一輩子不打六十四手,那這樣的宮二也不再是宮二,這樣為愛為武綺麗於武動之間的輕盈才是真正的宮二。

哪天,如果你聽到自己的好友、長輩,甚至親人跟你說著想賣掉往日所昔最愛的寶貝,那也可以保證,從此以後,這樣為現實割捨,選擇淡忘曾經靈魂深處最深層的他,也就不再特別了。

此時此刻,正為了發現遺忘念書感覺的自己默哀。

【一些不變的事─六】

我記得好清楚,阿婆從醫院送回家後,壽終正寢。四叔從大門走到堂內的路上已掩蓋不了難過的淚水,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年男人哭得這樣慘烈。

父親躺在床上那幾個月,四叔才提到一段往事。那一年父親好不容易完成學業,等待兵單期間跑到高爾夫球場當球童,但過程似乎又惹了一些麻煩。實際上父親從小就不是個安分的兒子,書讀不好,又愛打架。高職似乎重考了一次,買了函授課程在家念書,後來在桃園農工搞到延畢,祖父非常不能諒解。

「但他是非常有責任,性格又很硬的人。」四叔說。小時候兄弟之間跟隔壁村的打架,幾個兄弟加加減減就三個,對方加起來八個,擺明過去討打。但兩方人馬還是照打不誤,四叔說,父親躺在地上跟對方五個扭打一團,飛砂走石,四叔的眼裡已看不清楚父親臉上流的汗水還是眼淚。「但他還是牙齒咬緊繼續搏鬥。」

接到兵單後,祖父沒跟父親多說什麼。但父親也明白入伍之後,家裡就少一個人耕田,人手變少,灌溉工作更為吃重。「你父親用了幾天時間挖了一口井。」四叔說,這就是你父親,雖然不會念書,但後來也毅然決然自己上台北打拼。沒錢租屋就睡在保修廠的車內,幾年下來,身體也搞出病來。但他從來沒有吭過一句抱怨。這大概是四叔最後一次看到父親了,同年六月,父親離開人世。好多年下來,才明白,緣分非人所願,記憶容易流失,但我們始終在為自己的現世而打拼。

向父親致敬。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重覆的夢】

這一、兩年,我非常害怕夢到重返國中、五專生活,考試、暑修、延畢的夢境,就算離開那樣的生活快八年,但夢依然進入到人最脆弱的核心。

我恐懼大考,不盡然是討厭知識,而是從小到大只要是出現「是非、選擇、填空」等記憶型題型測驗我幾乎沒有贏過任何一場戰役,所以夢中的我遇到馬上要面臨大考總是措手不及無從準備。上大學後拿分數的方式比較多元,所以成績就比較像是績效稍微持續攀漲,只是遇到共同科目,例:國文我的成績幾乎及格邊緣。

這樣的背景,可以理解至今心靈不敢面對國考背後那的巨大創傷,雖知仍未盡最大的努力嘗試,但每次這種夢境出現都會讓我很慌。還有「延畢的風險」。

五專一上成績保持不錯,下學期稚嫩的呈現叛逆後差點被二一,期末後,一位老師嚴厲的指責我「一個好好的人,怎變成這副德性!我原本還很期待你。」我穿著拖鞋、花襯衫,海灘褲,染著金頭髮不為所動,接著我用了三年暑假的時間才足夠環完那些被當掉的科目。

真正開始讀書從研究所(23歲)開始,直到26歲畢業,這三年我覺得自己非常努力。我曾經喜歡一個北京來的女生,有次她腸胃疼痛聯絡我,那是我第一次走進女生宿舍。後來因學業壓力太大,對學術有些重魔的境界。我成天坐在研究室內看書打摘要,好幾次她很關心我,時刻提醒我要正常用餐,聽到我胃口不好,還買豆漿給我「我沒食慾的時候就喝豆漿。營養成分很高。」後來才聽說她為了維持體重,晚餐都不吃,只喝豆漿,但事情已經發生在她回國之後。

退伍後在書店待上兩個月,那時談不上人生方向的迷失,大多時間都在掌握一般工作的感覺。某次一位客人問我「你畢業了嗎?畢業的話應該到外面的大公司闖闖,不要待在這邊。」因緣際會回到中研院,我的人生開始邁入沒有未來方向的道路,但這與工作性質無關,就像松浦彌太郎所言「工作是讓自己有用,與社會作連結,對社會貢獻,讓大家產生幸福。」因此,一直以來公務上我幾乎近乎苛求的要求自己。在這,學思收穫甚多,行政助理職位角色多重,跟在主管身邊累積不少經驗。

但關於志業,未來的選項依然沒有方向。曾想像到花蓮租約100坪的空間打造旅人書店,辦公室直接在櫃台後方,玻璃帷幕,我可以想像這間書店的氣息,設計、麵包、廣告、音樂、生活......可以期待好多對美好生活有想像的人來到到這空間,可以在短暫的人生中留下些許記憶。可是,這種生活現實考量下完全無法維生,就沒再多想。

重覆的夢就這樣的在我無法決定國考的日子裏,不斷出現。恐懼成為夢中的幽靈纏繞著......

2013.7.30

【太陽照常昇起】


以一個可以與社會接觸,貢獻職責為己要,作為志業的最高原則。儘管這不是海明威描繪的硬漢,這種恪遵社群價值的性格也毫無吸引力。但這是社會人最簡單的原則,也是雨果筆下,人人努力成為正直性格後,社會才有辦法向良善趨近。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一些不變的事─五】


下班後看到一隻中型犬從中研院東側門旁人行道狂奔。我慢慢騎在牠步伐後,好奇牠下一步要前往何方。

穿過了幾個路人,牠完全沒有減速,直到路燈口牠才緩緩放慢腳步,跨過路口繼續執著的奔跑在馬路旁。我緊跟著牠超過1公里,才看牠打了個彎,跑進尋常的公寓巷弄,我不死心的跟了進去,直到牠停駐在一棟公寓樓下。神奇的是樓下的大門就突然開了。

繼續往師大的路上,我想,剛才的溫暖畫面能夠停頓在腦海多久?如果不仔細回憶,恐怕只剩來日突如其來的閒話家常,湊個熱鬧。但騎在路上也想到這也是人世間的一份現實,相遇偶然,「分離猝不及防,所為溫暖,也是內心一層幻想而已,只不過這層幻想,比較隱密,藏的更深,不容易察覺」

但人生就這樣,「冷暖難防,如此此刻還可以這樣絮絮叨叨,」無非是想貪求一刻溫暖吧。


@照片是父親兒時的照片和一隻我不認識的狗。

引用,楊葵《百家姓》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一些不變的事─四】


服役時因職務之需,每週至少有兩日可以外出洽公。正式交接後除了去財務組或國庫辦事,其餘的時間幾乎都在新竹或竹北市區採購、詢價。

很多時候得跟連級主管或一些好心的長官學長們跪求私車讓我可以出去買東西。每每一趟交通費用至少得自己貼用$400上下,有次直接從關西到桃園內壢去載木材,後來又去新埔市區載木板,沒想到回營後心一急,車門靠上,車門卻直接反鎖;大中午的,全旅又在六查,打電話請鎖匠後花了一千五,之後又到新竹市區採購。那天,我至少損失兩千五百元。

以一等兵的薪資($6630)來算,在偏遠的二、三級單位做預算財務,如果又是外地人那幾乎不是一份爽差。沒有行政支援,沒有資訊支援,找店家、找路、詢價、備車、做阿財的都得自己包辦。

在借用的私車來說,我挺喜歡一位連級副主管的韓國車。車型小,前面視野廣,載東西也非常實用。說坦白的,每次領到洽公單,換上便服,走到停車場開車後,隨著廣播響起的音樂,順著營區車道吹來的迎風,直到出了大門,走向省道,到市區之前,心理的感覺是愜意的。因為出營的時間等同外面的上班時間,對你而言,這是一種很好的職業想像,等在紅綠燈旁,聽著音樂,然後繼續踩著油門往前方邁進。

偶爾中午我會到新竹明湖路的一間便利超商小憩用餐。喜歡開往這的原因是從山巒,山坡開上去的感覺很好,感覺像來到國外,有些時候我也會從清華大學方向開到新竹市區,那帶的林蔭大道雖帶有些擁擠,但也足以彌補心情上需要被填滿的部份。

在舊城區也有許多流連忘返的記憶,北門街、世界路、平和街,許多時候得幫營級主官到中央路將字畫裱框,舊城區散發出懷舊帶有點頹敗的味道。廟口鴨香飯、中正路旁的黑貓包。

退伍一年多了,目前也少有機會可以回去。有人說洽公外出就是要找網咖打發時間,我倒認為較多的記憶是流連於這些事物,雖然少了些晃蕩的樂趣,但回頭來看,許多記憶是在經歷過後才知其中況味。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陳越。領導權與「高級文化」──再讀葛蘭西(上、下)


【上】


■陳越

「20世紀最不教條主義的革命思想家莫過於葛蘭西,……他的非教條出自一種耐心」
 ──約翰‧柏格 (John Berger)

在葛蘭西的領導權理論中,有一個基本的關係範疇,即「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high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的關係。這一範疇通常受到評論者的輕視,而我認為,正是對它的認真思考,可以把我們帶入葛蘭西最深邃的思維過程。

「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鬥爭

和大多數現代觀念一樣,「文化」也是啟蒙歷史的產物。從對它的(廣義的)詞彙學研究(註1)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以下要點:
(1)通過「隱喻的習以為常的作用」,或毋寧說,通過「抽象」,在歐洲各民族語言中的「文化」一詞逐漸從農業社會的早期含義(「對農作物和動物的照料」)脫胎出來,由「自然的生長」擴及「社會和教育的含義」。這和16世紀以來的「一個普遍過程」(從大眾的識字閱讀到「科學與藝術的復興」)相伴隨,並最終於18世紀末,在啟蒙運動的「決定性後果」中達到頂點;
(2)這個頂點就是,藉由啟蒙主義的「普遍歷史理念」,致力於「為人民發展文化」(註2)的啟蒙運動把自身理解為「一項將真理的發展與自由的歷史直截了當地聯繫起來的事業」(註3),在這項事業中,「文化」成為「文明(civilization)」的同義詞:與「野蠻」相對立的、普世的「人類自我發展的歷史」,一個世俗的救贖史;
(3)這一用法立刻遭到了盧梭、赫爾德和浪漫主義者的反對,繼而又受到馬修•阿諾德及其追隨者的殊死捍衛——實際上,正是啟蒙的「事業」在其自身內部包含著所謂「民粹主義」和「精英主義」的對立。從19世紀初開始,「文化」「對於一個處在激進而痛苦的劇變之中的社會,構成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反響的焦點」(註4),迄今為止,這個字眼在階級、民族、性別、身份、生產與消費方式、風格和媒介等方面形成的無數語義分歧和政治分歧都無非是最初鬥爭的翻版或變體:「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註5)的鬥爭,同樣是啟蒙的產物,是啟蒙的難題,是啟蒙的未被救贖的幽靈,始終在現代的世界——以及在「文化」這個現代的觀念中——徘徊。

比「三權分立」更根本的分權形式

「這個難題」,正如葛蘭西所說,「就是保持整個社會聯合體的意識形態統一的難題」,而在前現代的世界,「各種宗教、尤其是天主教會的力量,都在於——今天仍然在於——這樣的事實:它們非常強烈地感到,需要為廣大虔誠的信眾建立教義的統一,並努力確保較高的知識階層不與較低的階層相脫離」。(p.328)(註6)在那裏,「民間(folk)」文化與占統治地位的文化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當然不是現代的專利)通常是「無意識的」,即——至少對於後者而言——並不是自覺的鬥爭:所有的「民間文學」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啟蒙運動最重要的後果便是「政教分離」——不止是國家與教會的分離,而且是政治權力與所謂「市民社會」權力的相對分離,特別是與掌握在「市民社會的機構」(註7)及其知識份子手中的意識形態權力的相對分離,即解除意識形態與政權之間那種直接而單一的肯定性關係——這是遠比「三權分立」更為根本的分權形式。在葛蘭西看來,正是這種分離使「意識形態統一」成為一個現代的難題,也使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鬥爭,作為一種新型的政治關係出現在「知識份子和普通人之間」(p.329),換言之,出現在康德所謂理性的「成年狀態」和「未成年狀態」之間(註8)。
葛蘭西把這種關係跟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知識份子與人民,乃至理論與實踐這些相對古老的政治關係歸為一類。他把這類關係稱為政治的「第一要素」:「整個政治的科學和技藝都建立在這個原初的、(在某些普遍條件下)不可化約的事實的基礎上」(註9)——因此領導權也就建立這個事實的基礎上。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鬥爭,實際上正是作為資產階級領導權鬥爭的組成部分,或毋寧說,作為資產階級領導權的內在矛盾,伴隨這種領導權及其高級文化的建立——以啟蒙運動為標誌——進入歷史舞臺的。

因此,對於領導權理論來說,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關係問題是最具現代特點的中心問題之一。眾所周知的是,葛蘭西在對政治和歷史的研究中,致力於廣泛地思考歐洲現代社會上層與下層之間文化關係的政治意義,批判了「傳統知識份子」脫離人民的「社團精神」——其普遍存在證明了建立在「市民社會」基礎上的資產階級領導權所固有的「經濟-社團的」性質——,從而提出了通過培養「有機知識份子」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新的領導權和「歷史聯合體(historical bloc)」的政治難題。(註10)
但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

建立系統而融貫的世界觀

除了上述政治的意義之外,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關係問題對於領導權理論來說還具有一種「知識的」意義。在葛蘭西對哲學和認識論的研究中,他以不同的方式再次涉及了這個問題。
他談到「科學、宗教和常識之間的關係」:這實際上是一個表現為認識論問題的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關係問題。他把這個問題當作「一些初步的參考性論點」來討論(pp.323-343)——實際上,是當作他的整個哲學研究的導言。「人人都是哲學家」,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句名言其實是一個(康德式的)「批判的」命題,因為它是「通過對人人都有的『自發哲學』的界限和特點加以規定來證明」的。(p.323)(註11)與在政治上集中批判「傳統知識份子」不同的是,葛蘭西在這個地方反過來批判了這一類「自發哲學」,尤其是「人民大眾的宗教」和「常識」:它們是不自覺、不融貫的「思考」,實際上是不加批判地接受由形形色色的社會和文化環境所強加的世界觀,消極地、懶惰地等待外部世界來塑造自己的人格。只有哲學的「第二個層次,即自覺和批判的層次」,才是科學的「知識秩序」,是通過對宗教和常識的批判和取代,也通過對以往一切哲學的批判,以建立系統而融貫的世界觀的活動。
這種不同的討論方式並非出於主觀任性的「辯證術」,而是具有方法論上的啟發性。葛蘭西的哲學導言令人想到另一篇更加著名的導言,即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在那裏,馬克思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的「錯誤」,並在「方法」上「嚴格地區分了現實物件和認識物件,同時也區分了它們的過程,而最重要的則是說明了這兩種過程在發生順序上的不同」(註12):

從實在和具體出發,從現實的前提出發……似乎是正確的。但是,更仔細地考察起來,這是錯誤的。
……具體之所以是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它在思維中表現為綜合的過程,表現為結果,而不是表現為起點,雖然它是現實的起點,因而也是直觀和表象的起點。(註13)

一個道德和知識的民族聯合體

而葛蘭西也在批判布哈林著作的「錯誤」時寫道:

《通俗教材》(註14)的第一個錯誤,是它至少暗中從一個假定出發,即要整合一種獨創的人民群眾的哲學,而且是同……知識份子和高級文化的世界觀相對立的。(p.419)

……關於《通俗教材》批判系統哲學而不從批判常識出發的這種方式的討論,應理解為一個方法論論點,當然是在一定的限度內。它們肯定不是意味著對知識份子的系統哲學的批判可以被忽視。當某個來自群眾的個人成功地批判並超越了常識,這個事實本身就說明他接受了一種新的哲學。(p.420)
「實在和具體」、「具體的、生動的既定整體」,例如像「人民」這樣的實在和整體,是現實的起點,但是又是思維的終點。因此,在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關係問題上區分其政治的和知識的意義,便與馬克思區分實在物件和認識物件具有同樣的「方法」。在政治上思考領導權,其「起點」(或毋寧說「政治立場」)當然是人民——因為「實踐的哲學(註15)在本性上就傾向於成為群眾的哲學」(p.421);但是,在知識上重新思考領導權,其「起點」恰恰應該是高級文化,是對「人民大眾的宗教」和「常識」的批判,是像葛蘭西所說的:「批判自己的世界觀,這意味著使它成為一個融貫的統一體,把它提高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思想已達到的那個高度」(p.324),從這個高度,才能思考像「人民」以及「人民的立場」這樣的具體之物,把它作為思維的「結果」,再現為「具有許多規定和關係的豐富的總體」、「作為思想總體、思想具體」的「具體總體」(註16)。
我們在葛蘭西那裏看到了這個「具體總體」的一個意味深長的例證。葛蘭西正面談論「人民」的地方,總是在一個獨創的片語中:「民族-人民的(national-popular)」。如果拋開了構成民族的「人民」(像在義大利語中那樣),「民族」就是一個抽象,一個「散發著所謂國家利益腐臭的古生物學概念」;如果不知道人民的更精確的政治因素,如民族國家和主權,「人民」又是一句空話,除非任由他們「處在極端冷漠的狀態」。因此,像馬克思用經濟學範疇反覆說明的那樣,「古老而……最簡單的抽象,只有作為最現代的社會的範疇,才在這種抽象中表現為實際上真實的東西」:「人民的文學」不是以人民的「洪水期前的存在」(註17)為前提,而是以「一個不存在等級制的、進而平等的民族聯合體(national bloc)」、「一個道德和知識的民族聯合體」為前提,以作為現代「民族教育者」的有機知識份子為前提! (註18)於是,這個「關乎民族文化中群眾立場的文化概念,與任何形式的民粹主義或『國家社會主義』毫不相干」(註19) ,它恰恰意味著「要超越常識的特定形式,創造另一種更接近領導集團世界觀的形式。」(p.421)

哲學:改造人民大眾的文化戰鬥

當然,葛蘭西與任何形式的精英主義或理論主義也同樣毫不相干。在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關係問題上區分其政治的和知識的意義,只是為了使它們在領導權理論中達到「綜合」和「統一」(這正是領導權不同於單純政治統治形式的地方),或毋寧說,為了達到「綜合」,就必須不斷地強調區分。只有不斷地強調「領導權的實現是一個知識事實、一個哲學事實」(p.365)的方面,才能深刻地、內在地證明「哲學對於世界觀的選擇和批判也同樣是一個政治問題」(p.327)。
對於葛蘭西來說,哲學「不僅僅被看作『個人』對於系統而融貫的諸概念的整合,而且首先被看作一場改造人民大眾『心智』、傳播哲學新事物的文化戰鬥,這些哲學新事物越是成為具體的——即歷史的和社會的——普遍的東西,就越能證明自己是『歷史的真實的』東西」(p.348)(註20) 。這樣的「哲學新事物」,在葛蘭西那裏,就是包含在領導權理論中的「具體的普遍的東西」(馬克思所說的「具體總體」),即對民族-人民的真實歷史存在和力量的理解、對民族-人民作為未來革命階級的力量的理解——沒有任何精英主義願意達到這樣的理解:只有作為領導權的要素或「範疇」,並且歸根到底只有在領導權鬥爭中,「人民」或「人民的立場」才能「表現為實際上真實的東西」。
(文接特刊5版)實際上,對於高級文化與人民大眾文化的關係來說,領導權「總是」一個「既定整體」或「結構」、一個「主從結構」(註21),在這個結構中,上述關係不僅受到更重要的關係(如階級關係)的支配,而且本身作為領導權關係就是不平衡的,換言之,人民大眾文化總是受到高級文化領導權的支配:
——它總是把占統治地位的高級文化「常識化」的產物,因而帶有葛蘭西針對常識所指出的一切弱點(例如在「民間文學」和當代「大眾文化」中);
——它總是通過(另一些)高級文化的表述,才能進入政治鬥爭的歷史舞臺(例如在浪漫主義、人類學和當代「文化研究」中);
——它在這種鬥爭中達到主動性的程度,正如葛蘭西所說,總是取決於鬥爭本身上升到領導權階段的程度,因此也取決於它的自我批判的程度,取決於它通過培養自己的「有機知識份子」向(新的)高級文化轉化的程度(例如啟蒙運動中資產階級領導權的建立和19世紀後期馬克思主義對工人運動領導權的建立)。

人民的自我反思與批判

在這種不平衡的關係中,矛盾的雙方並不是同一物件的非此即彼的謂詞(A與非A):它們並沒有對等的存在,沒有分享同樣的歷史和同樣的世界,甚至捲入的也不是同一場鬥爭,實際上,相比起「人民大眾文化」有如生活和泥土一般的持久存在來說,我們可以看到總是有不同的高級文化,因為總是有不同的領導權鬥爭。
因此,我們看到葛蘭西在這種鬥爭佔據了一個非同尋常的立場:這是人民的政治立場與高級文化的知識立場的重合和統一。這種統一性在於,政治立場在實踐中規定著知識立場的方向,而知識立場是對政治立場的理論自覺,它確保了政治立場可以通過不斷的理論批判來消除其「自發性」。正如葛蘭西關於馬基雅維利所說的那樣:

……臨到《君主論》的結尾,馬基雅維利自己成了人民,與人民融為一體:但這不是「一般」意義的人民,而是馬基雅維利通過前文的論證已經說服了的人民,他成了他們的自覺的喉舌……整個「邏輯」過程不過是人民的自我反思,是在人民意識中做出的自我推理…… (註22)

「人民的自我反思」,或毋寧說人民的自我「批判」,這就是葛蘭西立場內在的非同尋常之處。這個立場超出了精英主義或民粹主義的非此即彼的對立,實際上是超出了人民大眾文化與高級文化的鬥爭這個「啟蒙的難題」,達到了對於新的政治難題——領導權鬥爭——的理論自覺。
 (本文作者任教於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
●註1:特別參考R.威廉斯《關鍵字》,第101-109頁(「文化」),三聯書店2005年版。下文引用的一些說法從原文有所改動。
●註2:A.B.古雷加《德國古典哲學新論》,第19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註3:M.福柯《什麼是啟蒙?》,《福柯集》,第537頁,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版。譯文有改動。
●註4:R.威廉斯語,轉引自T.Eagleton,The Idea of Culture,p11,Blackwell,2000。
●註5:本文沒有把popular culture在19世紀以後看似更為普遍接受的意義——「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甚或帶有貶義的「大眾文化」(相應地,high culture則譯為「高雅文化」)——從「人民大眾文化」這一漢語表述中分離出來,這是因為本文既要在馬克思主義的特殊語境下,又要在最廣闊的歷史尺度上來討論問題。同樣,本文也無意專門討論在當代看似更為突出的文化鬥爭的其他變體:古與今,西方與非西方,男性與女性,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等等。
●註6: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ed.& trans.Q.Hoare and G.N.Smith,Lawrence & Wishart,1971.以下凡出自該書的引文均在後面括弧裏注明頁碼。
●註7:L.阿爾都塞後來把葛蘭西的這個說法發展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概念。
●註8:參見康得《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是啟蒙?》,《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第17頁,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譯法有改動。
●註9:參見拙譯葛蘭西《現代君主論》,第17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註10:在葛蘭西語彙中,「經濟—社團的」是和「領導權的」相對而言的,是政治鬥爭的較低階段;資產階級領導權在新的革命階級看來仍然具有經濟-社團的性質。對領導權理論的詳細討論,可參見拙文《葛蘭西和孤獨》,同上,第127-164頁;另刊於《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11卷2期),第297-317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版。在一定程度上,本文可以視為對前文思考加以深化的嘗試,這便是副標題「再讀葛蘭西」的含義。
●註11:比較康德:「對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對它的根源、範圍和界限加以規定……」,《純粹理性批判》,第4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註12:L.阿爾都塞《讀〈資本論〉》,第43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譯文有改動。
●註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1-42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註14:指布哈林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通俗教材》。
●註15:葛蘭西在《獄中劄記》裏對「馬克思主義」的專稱。
●註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1、42頁。
●註17:同上,第46、42頁。
●註18:參見葛蘭西「關於『民族-人民的』概念」,《論文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譯文有改動。
●註19: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英譯者注,見p.328f.
●註20:對葛蘭西通常使用的「融貫(的)」(coerènza,coerènte)一詞略加說明,有助於理解他最重要的哲學教誨。哲學世界觀的融貫統一是相對於常識的龐雜和自相矛盾而言的,是對常識進行批判的結果。但對人民群眾來說「最重要的要素無疑是那種並非由理性、而是由信仰規定其特徵的要素」(p.339),所以「融貫」是比單純的邏輯論證和知識體系更複雜、更具現實性的東西:它是批判、傳播、說服、組織甚至權威的力量,更接近于葛蘭西對“有機”一詞的用法。因此,「引導人民群眾進行融貫的思考」(p.325),就不是停留在啟蒙主義的烏托邦意義上,而是和領導權的建立聯繫在一起的,因為「群眾信奉或不信奉一種意識形態,是對思想方式的合理性和歷史性的真正批判的檢驗」(p.341)。
●註21:「既定整體」語出馬克思《導言》。阿爾都塞指出,馬克思的整體觀既不同於黑格爾,也不同於經濟決定論或機械論,在這個整體裏,所有因素都獨立存在並且不對等地相互聯繫,構成矛盾的不平衡關係,其中某個關係或因素在一定階段起支配作用(即毛澤東所說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這個整體是一個「主從結構」;而且這個結構總是這些因素主從關係的共同在場,所以又是一個「既定結構」或「總是既定的結」”。參見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第165-189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譯法有改動。
●註22:《現代君主論》,第3頁。

【下】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對於民眾運動自發性和「多元性」的崇拜、對於大眾文化「政治潛能」和「解放效應」的迷戀,繼續在當代左翼文化中佔據主流地位;它們儘管已經換上了「後現代」的表述方式,但在知識民粹主義的基本立場上,卻與舊式教條主義一脈相承。
約翰.伯格曾經寫道:「20世紀最不教條主義的革命思想家莫過於葛蘭西,……他的非教條出自一種耐心」(註1)。這個說法意味著什麼呢?

批判:耐心的工作

假如我們依據康德的定義,把教條主義理解為對於理性的不做預先批判的運用(註2),那麼「非教條」就必須以「批判」為前提;而傅柯把批判稱為「一種耐心的工作」(註3),也與伯格的說法不謀而合。因此,這個說法可以引導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葛蘭西的那個非同尋常的立場:人民的政治立場與高級文化的知識立場的重合和統一。這種重合和統一既不是「先天的」,也不是即刻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它是必須通過不斷的自我批判來維繫的,是需要這種「耐心的工作」──也就是需要時間──來保證的。伯格驚歎於葛蘭西「獨特的時間感」,因為他在投身於現實鬥爭的同時,「不曾忘記跨越無數時代而展開的那場戲劇的背景」:
實踐的哲學是以這種文化的全部過去為前提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德國哲學和法國革命,加爾文主義和英國古典經濟學,世俗的自由主義和處於全部現代人生觀根基上的這種歷史主義。實踐的哲學作為整個這場知識和道德改革運動的頂點,使人民大眾文化和高級文化之間的對比成為辯證的關係。……它仍然在經歷它的人民大眾水準的階段:創造一個獨立的知識份子集團並非易事;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包括作用和反作用、趨合和分流,以及非常繁多而複雜的新形態的成長。……就其處境而言,它是現代歷史主義的人民大眾方面,但它本身又包含著能夠用來取代這種歷史主義的原則。(pp.395-396)

拒絕一切教條主義的許諾

我們可以發現,葛蘭西與馬克思之間的深刻聯繫,不僅在於他們具有同樣的「方法」,而且在於他們具有方法背後的同樣的「品格」,一種批判的品格:
[無產階級革命]經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進中停下腳步,返回到彷彿已經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開始把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十分無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行動的不徹底性、弱點和拙劣;它把敵人打倒在地上,好像只是為了要讓敵人從泥土裡汲取新的力量並且更加強壯地在它面前挺立起來;它在自己無限宏偉的目標面前,再三往後退卻,一直到形成無路可退的情況為止……
無產階級中有一部分人醉心於教條的實驗……醉心於這樣一種運動,即不去利用舊世界自身所具有的一切強大手段來推翻舊世界,卻企圖躲在社會背後,用私人的辦法,在自身的有限的生存條件的範圍內實現自身的解放,因此必然是要失敗的。(註4)
正是這種同樣的品格,作為「一種實踐上一貫的思維方式」(註5),進一步賦予了他們同樣的立場,即我們正在思考的那種政治立場與知識立場的重合和統一。實際上,這便是所有馬克思主義者都夢寐以求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而馬克思與葛蘭西的非同尋常之處,在於他們拒絕了一切教條主義的許諾,把這種統一交付給一種耐心的批判工作去完成(註6),其「時間感」遠遠超出了他們個人的生命、甚至他們階級的生命的尺度(想想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計畫」和他的人類學、歷史學筆記;再想想葛蘭西在劄記和書簡裡一次次寫下的「研究計畫」:「人總應該完成某些『永恆』的東西」[註7])。毫無疑問,正是這種立場的非同尋常之處,使這兩位無產階級的政治領袖得以成為馬克思主義高級文化的兩個非同尋常的典範。
只有從這種立場出發,馬克思才會做出「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註8)這樣驚人的宣稱,而葛蘭西也才會做出馬克思主義「仍然在經歷它的人民大眾水準的階段」這樣驚人的判斷: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人們把理論當作實踐的『補充物』或『附加物』,或者當作實踐的婢女來談論」(p.334)。葛蘭西對「婢女」這個中世紀隱喻的借用(註9)暗示了一種深刻的關聯,即知識上的民粹主義(或反理論主義)本身意味著一種宗教式的教條主義實踐,實際上意味著政治上的精英主義。我們可以發現,這種關聯恰好構成了一種與馬克思和葛蘭西完全相反的立場,就像在天主教中那樣,它不是為了「把普通人提高到知識份子的高度」,而是「為了限制科學活動,並在群眾的低水準上保持統一」(pp.331-332)。

生死攸關的戰略性論點

布哈林的《通俗教材》就是被葛蘭西當作這種相反立場的一個樣板進行批判的。它代表了一種正在成為「正統」的傾向,在那裡,「出於『教導的』理由,新哲學被結合成一種比(本身很低的)人民大眾的一般水準略高一點的文化形式,但這種形式絕對不足以和有教養的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行戰鬥」(pp.392-393),因為它已經「在常識和庸俗思想面前投降了」(p.435)。它「加強而不是科學地批判」常識當中占支配地位的「『迷信的』、非批判的要素」(p.420):決定論、宿命論、機械論或目的論的「意識形態的『芳香』。這是由某些社會階層的『底層』性質而獲得其必要性和歷史正當性的」(p.336)。
如果說葛蘭西對常識的批判「應理解為一個方法論論點」,那麼,當他把這個論點運用於政治鬥爭和意識形態鬥爭的具體歷史條件時,他對「庸俗唯物主義」的批判則包含了一個對馬克思主義事業而言生死攸關的戰略性論點:
在政治和軍事鬥爭中,從抵抗最薄弱的部位取得突破,以便能夠用正是由於消滅了較弱的輔翼而獲得的最大限度的力量去攻擊最強的部位,這可能是正確的戰術……然而,在意識形態戰線,打敗輔翼之敵和搖旗吶喊之輩卻幾乎談不上什麼重要性。在這裡,你必須和最傑出的對手交鋒。……
當一門新的科學表明自己有能力面對那些具有對立傾向的偉大戰士,當它要麼用自己的手段解決了他們所提出的至關重要的問題,要麼以斷然的方式表明這些問題都是些假問題,這時它就證明了自己的有效性和生命力。(p.432-433)
我們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這是一個把高級文化確立為「陣地戰」的中心戰場的論點;這個戰場的中心地位是由「最傑出的對手」的地位或力量所決定的,更準確地說,是由對手所建立的「強大的堡壘和工事的體系」(p.238)所決定的。

「後現代」與舊式教條主義

經過數百年的歷史鬥爭,資產階級最終建立了自己的高級文化。啟蒙運動作為這個階級決定性的領導權鬥爭,就是以哲學這種高級文化所代表的理性知識「批判和取代」了以基督教為代表的信仰知識作為其勝利標誌的。啟蒙運動為此積累了兩個至關重要的歷史條件:其一是「批判」,其二是本身作為批判的條件的「可以爭辯」、可以「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領域(註10)。眾所周知,康德對於這兩個條件的表述(把它們表述為「正當地運用理性」的內部-知識條件和外部-政治條件)曾經達到了啟蒙運動的最高水準;但是葛蘭西卻高於這個水準:他把這兩個條件「綜合」和「統一」在「陣地戰」的概念中,因為它們共同構成了「市民社會要素所代表的塹壕和堡壘」(p.238),而在那裡,「批判的自我理解是通過各種政治『領導權』和各種對立方向的鬥爭實現的」(p.333)。
「陣地戰(the war of position)」賦予葛蘭西的立場(position)以一種徹底的歷史具體性。這個概念構成了葛蘭西思想中最有力量的方面,它使「市民社會的機構」和「要素」完全服從於歷史的領導權鬥爭的優先性,使其成為領導權鬥爭的戰場和目標,使領導權鬥爭在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尤其是高級文化──中延續下去,因此,它表現出「利用舊世界自身所具有的一切強大手段來推翻舊世界」,從而與一切「教條的實驗」相決裂的勇氣。實際上,在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自身的歷史上,更不用說在各種各樣的現代民眾運動和反抗形式的歷史上,從來都不乏這一類「教條的實驗」,它們沒有力量「自己批判自己」,當然也沒有力量去「創造一個獨立的知識份子集團」來從事這種批判的工作,因此它們寧願停留在「自身的有限的生存條件的範圍內」,即一方面停留在「人民大眾水準的階段」,另一方面,在一些最極端的「實驗」中,以人民大眾的名義宣佈高級文化作為「統治階級文化」的死亡──後者的確構成了20世紀社會主義實踐中最沉重的歷史教訓之一。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對於民眾運動自發性和「多元性」的崇拜、對於大眾文化「政治潛能」和「解放效應」的迷戀,繼續在當代左翼文化中佔據主流地位;它們儘管已經換上了「後現代」的表述方式,但在知識民粹主義的基本立場上,卻與舊式教條主義一脈相承。

「陣地戰」的最高形式

實際上,如果說高級文化是統治階級世襲的「堡壘」,那麼對於任何「底層」階級來說,它都是需要他們付出最大的力量──直至否定自己──才能佔領的「陣地」。因此,它是鑒別一種鬥爭是否上升到領導權階段的試金石;或者說,一種鬥爭越是上升到領導權階段,它的決定性戰場就越是會從人民大眾意識形態的廣闊田野集中到高級文化的城堡宮室,在那裡存在著「有教養的階級的意識形態」經過無數時代發展起來的全部複雜形式,那時就產生了這樣根本性的需要:「需要建立一種新的知識與道德秩序,即一種新型的社會,因此也就需要發展出更普遍的概念,以及更精良、更準確無誤的意識形態武器。……於是,人們開始為一種自主的、較高級的文化而鬥爭」(p.388)。事實證明,只要新階級還沒有贏得這場鬥爭,只要新世界觀還沒有獲得完全「融貫的」力量,它們就仍然會在這個戰場上遇到「傳統知識份子」的最頑強的抵抗。作為高級文化守護者的這些知識份子必然和舊階級保持著更深刻的有機性,而新階級對他們「只有採取批判-爭辯的而非教條的態度」(p.398),才能加以說服,或使之成為自身有機的方面。資產階級領導權鬥爭的歷史就曾經令人信服地證明了這一點。
葛蘭西描述了一種「陣地戰」的最高形式,那是當其他陣地的價值越來越讓位於某個中心戰場的鬥爭,這個「決定性陣地」就會成為一場相互展開的圍攻戰的目標,舊階級固然可以在這裡調集它的一切「資源」,但新階級卻要把這些全部(「全部文化的過去」)轉化為它自己的武器和財富——
這是一場全力以赴的、艱苦的戰役,它需要具備非同尋常的耐心和創造力。(p.239)
(本文作者任教於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
●註1:J.伯格《抵抗的群體》,第187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下同。
●註2:在康德那裡,「教條主義(Dogmatismus)」一般譯作「獨斷論」。參見《純粹理性批判》,第25頁。
●註3:《福柯集》,第543頁。譯文有改動。
●註4:《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88、592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註5:康德對「品格」的定義,見《實踐理性批判》,第207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註6:「把理論與實踐同一起來是一種批判的行動」(p.365)。
●註7:葛蘭西《獄中書簡》,第54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註8:恩格斯的引述,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691頁。
●註9:即借自中世紀格言:「哲學是神學的婢女」。
●註10:參見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第24頁。


參考來源:《台灣立報》@